痔瘡治療方法
我有內、外痔,應該算第二期的,該做何手術較好?
第一次看痔瘡是因為肛裂
所以痛了一個禮拜終於去看
醫生說:是內外混合痔
拿點葯和葯膏回去擦就好了
第二次去看是昨天
因為前天早上大便時有點痛
而且流血了
我還以為是mc 呢!晚上洗澡時就摸到皺摺內有一粒
隔天我就去看醫生了。
醫生說:如果你能忍就拖吧
如果不能忍就來手術吧
住三天大約一個禮拜不能坐。
看完醫生當天我回家又大便
這次那一粒就卡在小菊花洞口
所以我決定去開刀
但是我看了很多回答
心裡很怕
可是又不想再痛下去了
所以我想知道
像我這種痔瘡去大醫院
會做哪種手術呢?需要有人在旁照顧嗎?
第二期排便時會突出;結束會自動縮回視症狀及疾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方法
這些方法可歸類為保守療法
非手術療法及手術療法三類。
保守療法適合第一及第二期痔患者應多吃高纖維食品患者可自行溫水坐浴
每日二至三次局部藥膏或栓劑非手術療法主要有下列幾種:注射療法
冷凍療法
紅外線療法
結紮療法。
由於治療後的合併症及費用貴等問題
目前只剩下結紮療法較為直腸外科醫師所建議。
它適用於一至二期的內痔
不須住院
但由於不能完全遮斷痔動脈
所以可能會復發。
手術療法第三期及第四期患者最佳療法將膨大的血管予以切除再將傷口縫合需住院三到五天不會傷及括約肌為最根本治療方法但面對痔瘡手術時
病患通常都會有所擔心及害怕。
在門診時我們經常遇到的有擔心大便失禁
擔心術後復發及擔心手術後疼痛。
擔心大便失禁?肛門括約肌
其位於痔瘡的下方
正常的痔瘡手術應該不會傷到括約肌
所以絕對不會引起大便失禁的後遺症。
只要找到受過訓練的直肛科專科醫師
應該不用擔心會有大便失禁的問題。
擔心術後復發?根據過去的研究
手術後的復發率約為 2 ~ 5 %
非手術治療5到10年則高達30 ~ 50 %。
擔心手術疼痛?長痛不如短痛:與其長期忍受痛苦
何不手術一次解決。
另一方面手術工具的進步如:超音波刀
痔瘡環狀切除器等都改善了術後疼痛的問題。
超音波刀是利用超音波高頻率震盪的原理
將組織內的蛋白質固化、水分汽化
進而使得血液凝固、止血。
由於汽化溫度僅攝氏五十五度左右
對於痔瘡周遭組織所造成的燙傷遠比傳統電燒刀減輕許多
所以術後疼痛會較為減輕且恢後會較快。
環狀切除吻合器作痔瘡切除
確實可減輕病人的疼痛
早日回到工作崗位。
但因其只能切除內痔
故只有少數患者適用此種手術方法。
另一個缺點是耗材貴。
至於另一個曾經流行過的武器 - 雷射手術
其術後結果及疼痛程度與一般手術相同
較易導致肛門狹窄
並無明顯優點
現在已經很少被直肛科專科醫師採用。
參考資料
小護士報告書 整理
FC請問妳喔~你去給醫生看有內診嗎?真的就脫褲子給醫生看嗎?其實我被這問題困難狠久了!每次大號時馬桶都是鮮紅色的血~擦的時候也是但我又怕不好意思遲遲不敢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