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治療方法
減敏治療效果好嗎?
幾次過敏較嚴重時 醫師曾連續幾週打改善過敏體質的針 但後來好像會免疫ㄟ
減敏療法是花時間又花金錢的長期治療方法
因此並非適用於每位過敏病人。
一般來講
在下面四種情況下
我們才考慮使用減敏療法:1)過敏原無所不在
無法避免
尤其是吸入性過敏原
例如塵璊、花粉和黴菌等;2)雖然努力做環境控制
病人症狀仍無法改善;3)縱然已適當地使用藥物
仍然無法使症狀改善
以及4)可以找到明確的過敏原。
因此
目前減敏療法主要使用於:1)過敏性鼻炎
2)過敏性氣喘
以及3)有翅動物敏感。
至於濕疹、蕁痲疹和食物過敏則不在適應症之列。
減敏治療應由過敏免疫科專科醫師施行。
《施行減敏治療時應注意事項》減敏治療是長期規則性的將過敏原注射到病人體內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一定會產生過敏反應
就如同藥物過敏
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必需注意下列數點:1)一定要問上次注射後的反應
根據反應的大小來決定此次之劑量(如上述);2)要準備急救之各種藥品和設備
例如氧氣、抽痰機
血壓劑、epinephrine(0.01 ml/kg)
antihistamine
theophylline 及steroid等;3)注射後至少要等到15分鐘才可離開醫院
如以前曾發生過全身性反應
則一定要等30分鐘。
一般而言
發生愈快急救愈難
死亡率也愈高。
局部反應太大時(熱、腫、痛)
則可冰敷。
《減敏治療之療效》過敏病的產生是多因子的
而其預後也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因此要評估減敏治療的效果有時候是相當困難
但根據許多大型的國際研究顯示
減敏治療對病童症狀之減輕及減少藥物之依賴均有助益。
我們曾追蹤分析436位接受2年以上減敏治療之氣喘病童。
治療後
氣喘發作次數及用藥量減少90%以上者為佳(excellent)有94位(20.3%);兩者之減少介於75~90%者為佳(much improved)有145位(31.3%)
介於50~75%者為可(improved)有112位(24.2%)
介於25~50%者為尚可(slightly improved)有71位(15.3%)
低於25%者為差(poor)有41位(8.9%)。
即有四分之三以上病童接受減敏治療後
其病況大有進步。
相對於未接受減敏治療病童只有三分之一有明顯進步的結果
減敏療法確實有明顯之療效。
近年來許多研究並發現
雖然努力做好環境控制可減輕氣喘症狀
如能再施以減敏治療
則效果會更好
且接受減敏治療時間愈長
停止治療後
氣喘復發率愈低。
《減敏治療失敗的原因》減敏治療的療效
一般在開始治療後的6個月出現
如果再加上醫師在生活起居
環境控制和藥物使用方法的指導
則效果出現更快。
如果治療一年後
症狀還沒有改善的跡象
則應視為治療失敗的個案。
失敗的原因以下列幾種最為常見:1)選錯過敏原;2)劑量及注射頻數不對;3)又對新的物質產生過敏;4)病人不能合作(包括醫師的指示)。
因此
必需對病人重新再做一次過敏評估
再決定下一步如何做。
http://www.cgmh.com.tw/chldhos/intr/c4a80/it 1-1.htm 減敏療法
但真正了解的人並不多
其原理乃是長期規律地在患者皮下注射過敏原
持續約兩三年的時間
使患者體內的免疫反應發生改變
降低對過敏原的敏感度。
根據統計
約有四分之三的病童接受減敏治療後
確實有明顯之療效。
但是
減敏療法並不見得適用每位氣喘病人
一般在以下四種情況才考慮使用減敏療法:(1)病患必須每天接觸過敏原
無法避免(例如家中開寵物店、花店);(2)雖然努力做環境控制
消除過敏原
病患症狀仍無法改善;(3)雖然已適當地使用各種藥物
仍然無法使症狀改善;(4)病患藉由檢查
找到明確的過敏原
才能使用減敏療法。
必須注意的是
接受減敏治療的過程中
原本的治療藥物不應該停
環境的清潔也仍然重要
多管齊下
才能強化減敏效果。
而且
減敏療法有一定比例的副作用
例如立即引發氣喘發作、過敏性鼻炎、皮膚癢等
最嚴重的是發生過敏性休克(機率約十萬分之三)
因此減敏療法要由有經驗的專科醫師執行
且診間必須備有一些急救設備
以防突發狀況
每次打完針
患者也必須在醫院觀察半小時
無任何異狀後再離開。
http://w3.tyh.com.tw/06Pediatrics/ped012.php 何謂減敏治療?最適合減敏治療的年齡層為何?答:減敏治療即是在確認過敏原後
利用純化的過敏原
從低劑量開始注射或口服過敏原疫苗
再依反應逐次增加劑量
以期能降低或減少患者日後過敏機會或程度的治療稱之。
世界衛生組織1998年建議3~6歲最適合。
年紀太輕
效果不好
年紀大者則視患者情況做選擇。
http://www.vghks.gov.tw/air/Q